理解中国共产党 | 政治学人文章推荐
党
建
98周年
1921—2019
编者按:为纪念建党98周年,政治学人精选五篇党政研究相关的文章,以飨读者。这几篇文章涉及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等相关维度,视角多元、内容丰富,为进一步理解执政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深度解读。
壹
陈明明 程文侠 | 先锋队政党的构建:从意识形态到组织形态 ——关于列宁建党学说的一个讨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先锋队政党是西方主流政党理论难以解释的政党类型,它不是围绕国家议会制度开展选举活动的政治组织,而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国家的类政权性的革命党,其权威-服从关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基础上,通过订立非个人主义的社会契约创建而成。为适应革命的客观环境和完成革命目标,先锋党在党内关系上克服了民主建党的联邦制趋向,在组织结构上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党群关系上主张党员身份的先锋化,坚持党员既要严格区分于无产阶级群众,又要保持与无产阶级群众的密切联系。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哦)↓
陈明明 程文侠 | 先锋队政党的构建:从意识形态到组织形态 ——关于列宁建党学说的一个讨论
贰
叶敏 | 巩固薄弱地带: 城市楼宇上的政党建设策略——对上海J 区N 街道“支部建在楼上”经验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作为非公企业党建的一种类型,城市楼宇是研究党建如何可能最有张力感的地带。城市楼宇是一种集装箱式的经济单位,以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与社区缺乏功能上的联系,对政党建设也有较大的心理距离,同时城市楼宇内又有大量白领党员。本文运用政治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的质性研究方法,对上海J 区N 街道“支部建在楼上”的党建经验进行了理论透视。研究发现,支部在城市楼宇的进入和巩固涉及基层政权一系列治理策略的运用,包括组织嵌入策略、服务供给策略、典型动员策略和共治引领策略。这些策略的核心要义是提高非公企业的政治化程度,增强楼宇支部对党员、白领、企业的“黏性”,同时提升支部对楼宇的社区嵌入性。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哦)↓
巩固薄弱地带: 城市楼宇上的政党建设策略——对上海J 区N 街道“支部建在楼上”经验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叁
袁方成 杨灿 | 嵌入式整合:后“政党下乡”时代乡村治理的政党逻辑
乡村社会自治性、自主性的不断发展深刻改变了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形态, 表现为政党与乡村社会的自治力量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与此同时, 乡村社会的自主性和分散性, 使社会自治力量的成熟发展需要继续寻求政党力量的引导和规范。茗山实践中, 党的基层组织通过党建引领、组织嵌入和要素整合等途径嵌入乡村社会, 在此过程中, 政党力量凭借其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和党政资源等比较优势, 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 实现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则在政党的规范和引导下, 凭借其自治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等比较优势, 实现了治理动力的内生、治理功能的强化和治理模式的优化。由此, 政党与乡村社会凭借各自的比较优势互为补充, 形成了政党力量有效整合社会, 自治力量有效治理社会的“嵌入式整合”模式。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哦)↓
肆
陈明明 | 发展逻辑与政治学的再阐释:当代中国政府原理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40年,政治学在中国的恢复与发展亦近40年。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成为世界上最有活力、最富于创新、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能够拥有这样的成就,必定有其成功的原因和道理,把这些原因和道理归结为“特殊论”或“例外论”,都会低估中国经验的价值。因此,向世人提供描述、分析和阐释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发展道路和现实经验的普遍化知识,并把这种普遍化知识变成知识体系,以适应中国学术自主发展的时代需要,是中国政治学的使命。这项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在“历史终结论”仍有影响的当下,它不仅看到了经过改革开放中国成为学术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世界价值所在,而且看到了经过政治学理论和方法论的革命动员,中国也有可能成为学科新知识和研究新范式的重要来源。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哦)↓
伍
王长江 | 执政合法性、科学性与改革互动关系间有何内在逻辑?
增强执政的合法性、提升执政的科学性,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必须面对的基本主题。执政合法性、科学性与改革,三者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执政合法性下降、科学性不足是引发改革的根本原因,增强执政合法性和科学性是改革的根本目标。然而,三者之间并非总是良性互动。因此,深入探讨它们的互动关系,对于准确把握改革方向,理清改革思路,选好改革路径,都有重大的意义。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哦)↓
王长江 | 执政合法性、科学性与改革互动关系间有何内在逻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责任编辑:沈青 陈鑫
关注公众号,弘扬正能量